主題:
不用視力也能輕鬆教養子女
時間:
99年5月6日上午10:00~12:00
主持人:
陳江山博士(以skype網路電話參與)
音檔分享:
內容摘要:
此次活動,也有不少為人父母的視障朋友們一同參與,主持人陳江山博士先請參與者自我介紹,大略說明養育子女的情形;陳博士同時也對目前尚無子女之參與者勉勵,希望可藉由他人經驗未雨綢繆。 分享會中陳博士拋出了一個值得思考大家的問題:"肉眼可看到什麼,看不到什麼?"並且說明因為肉眼只能看到表象,真相需要另外了解,肉眼固然重要,但勿迷信且過度重視。
接著陳博士引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俗話,問參與者希望教養出什麼樣的子女?提醒小心過去經驗造成不實際期待。他分享了自己對三位兒子的期許是能噓寒問暖、會做家事,和媳婦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對孫子盡心陪伴。
而中途失明者身為父母是否難為?陳博士提供以下幾點「積極備戰」:
- 逃避與人交往,是怕被說閒話或其他原因?還是多交朋友,增加支持網絡。
- 子女受欺負都和自己視力衰退有關?因為視障人口在社會中算少數,別人覺得新奇、不了解。
- 社會會變遷,因此須和別人交往了解現在流行事物、價值觀,更能知道子女的想法。
- 有些人認為自己不過是眼盲,還是什麼都行,其實眼盲確實有辦不到的事情,但能依自身能力可及方式,以平等心態參與社區、子女就讀學校活動。
- 讓子女知道自己是有血有肉的人,用清楚明瞭方式讓子女知道自己的情緒。
- 夫妻同步調,如意見不同先協調找到共識;如為單親,千萬不要埋怨另一半,如埋怨只是顯示自己多失敗。
接著陳博士提到有「積極備戰」後即可「主動出擊」:
- 到子女的學校說明自身情形,讓其他人了解中途失明者是什麼人。
- 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和明眼人一同參與社團活動。
陳江山博士總結中途失明者教養子女原則:
- 教養子女無關視力,尊重子女想法就對。
- 效法「孟母三遷」,用良好典範說清楚事情後果。
- 鼓勵子女透過接受教育、旅行、社交活動等方式增廣見聞與實踐,了解個性及能力長短處,讓人生充實。
經過陳博士分享,在場的參與者紛紛分享教養子女心得,也讓尚未有子女之參與者收穫良多。
5/6分享會現場透過skype網路電話和Co-life平台連線,與遠在美國的陳博士進行遠距分享會
接下來會推出以下主題,目前時間未定,請各位密切注意:
- 輕鬆就醫服藥?沒問題!
- 搞定定向行動,盡情趴趴走
- 輔具們,集合!
- 少了視力,家務怎麼理?
報名方式:
即日起~電洽02-2389-4915分機13,或e-mail至daisy006@tdtb.org 向張社工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