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各縣市職業重建中心的建立,提供身障者最實用的福利,協助他們生活和職業重建;但是大部分中途致障者中的視障者,卻因較不容易得到這類資訊,所以無法進入職重中心,接受服務,常常哀歎無法重回自己的工作單位,也找不到適合的新工作。一些較能獲得資訊的中途致障的視障者,雖已來到職重中心請求幫助,職重中心人員因視障者目盲的特質,很難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工作,最後中途致障的視障者,絕大部分只好去學按摩,不論體質是否適合按摩,都淪為按摩人。為什麼絕大多數中途失明人只能從事按摩職業,僅少數從事多元就業?問題出在哪裡?是中途致障視障者本身能力不足,企業無法接納他們?還是視障職業重建的專業知能或資源不足,沒能夠做最好的連結?如果是在視障專業人員與視障專業素養不足的情況下,中途致障視障者如何放心地接受服務?職重人員又如何能為中途致障視障者提供最適切的服務,幫助中途致障視障者做好職業重建呢?
如何建構視障者就業資源網絡,真正落實中途致障視障者的職業重建服務,實是當務之急。本會希望透過「中途致障者就業服務模式工作坊」能夠協助建立資源網絡,讓中途致障視障者能得到真正的福利。
二、目的
1. 彙整全國各地視障職業重建相關之服務使用者及關心中途致障視障者多元就業議題人士的聲音及共識。
2. 針對「建構視障者就業資源網絡」,提出建言。
三、指導單位/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精神:學習、分享及互助
四、日期/地點
日期: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愛樓114視聽教室(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五、參加對象
參加人數以60人為限。
1. 全國各地視障職業重建相關之服務使用者
2. 關心或從事中途致障視障者多元就業議題之專業人士與相關人員
六、執行方式:
(一) 專題演講:邀請邱滿艷教授就中途致障視障者多元就業相關議題做專題演講。
(二) 分組討論:將參加者分成4組,分別為服務使用者組和非服務使用者組各兩組,各組分別邀請1位學者專家帶領做分組討論。討論主軸:建構視障者就業資源網絡。
(三) 主題包括以下各項:
視障服務使用者組
1. 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是甚麼?與非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之需求有何異同?
2. 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尋求協助時最擔心的是甚麼?如何解決?
3. 中途致障視障者或未領有身障手冊之視力持續退化者如何開始職業重建服務?
4. 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尋求服務時最常遭遇到甚麼困難?如何解決?
5. 城鄉差異造成資源分配不均,視障就業服務若無法滿足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需求,要如何改善此種狀況?可以向哪邊尋求支援?
6. 如何建構視障者就業資源網絡?
7. 有那些因素可促進中途致障視障者成功在職場穩定就業?
非視障服務使用者組(專業人士、學者、相關人士)
1. 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是甚麼?與非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之需求有何異同?
2. 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尋求協助時最擔心的是甚麼?如何解決?
3. 中途致障視障者或未領有身障手冊之視力持續退化者如何開始職業重建服務?他們和非中途致障視障者接受的服務內容有所不同嗎?
4. 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尋求服務時最常遭遇到甚麼困難?如何解決?
5. 城鄉差異造成資源分配不均,視障就業服務若無法滿足中途視障服務使用者需求,要如何改善此種狀況?可以向哪邊尋求支援?
6. 如何建構視障者就業資源網絡?
7. 有那些因素可促進中途致障視障者成功在職場穩定就業?
8. 在哪裡?有那些課程或訓練可以提升職重人員視障專業知能?
9. 職業重建單位如何與跨專業進行合作?
七、辦理流程表
時間 |
工作坊程序 |
---|---|
9:00~9:30 |
報到 |
9:30~12:00 |
專題演講(邱滿艷教授) |
12:00~13:00 |
午餐 |
13:00~14:00 |
分組討論(每個問題約5-10分鐘) |
14:00~14:20 |
(中場休息)換場地 |
14:20~15:20 |
各組心得分享 |
15:20~16:00 |
綜合討論 |
16:00~ |
回工作崗位,齊心為視障者就業打拼 |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
中途致障者就業服務模式工作坊
報名表
單位名稱 |
|
||
姓名 |
|
職稱 |
|
連絡電話 |
辦公室: 手機: |
||
|
|
||
視障者 |
□否 □是 (□輕度 □中度 □重度 □極重度) |
||
選擇分組 |
□視障服務使用者組 □非視障服務使用者組 |
||
午餐 |
□葷 □素 |
||
注意事項: (一) 填寫報名表後請以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回覆,傳真電話:(02)2389-6007 (二) 報名電話:2389-4915 分機16 馬先生 (三) 名額有限,額滿截止。 (四) 為響應環保,請自備環保杯。 (五) 本研討會提供6小時參加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