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園地
心靈偏方
上架日期:2017-01-04
生命之歌
-
-
-
某日,翻看這些老人的簡歷,眼前一亮,50個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曾歷經磨難,而非萬事如意。有參加長征吃草根嚥樹皮的,有中年喪子喪夫孤寡大半生的,有從榮華富貴落魄至窮困潦倒眾叛親離的。能夠挺過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心大。
心靈的韌度決定了生命的強度。災難突如其來,痛苦如何在日子裏一點點地消化﹖再次走進他們,發現他們都是不掛牌的心理醫生,開具的是針對自己的心靈處方。
你是否有這樣的時候:心情灰敗到極點,有些有具體的事件誘因,有些純屬沒來由的小情緒。
也有這樣的時候:翻遍手機通訊錄裏的所有號碼,卻最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回收自己壞心情的人。明明想找一個人大吐心中塊壘,可是談話不知何時變成了他人傾訴煩惱的主場,自己的不快尚未被解決掉,吸食的二手鬱悶又加劇了自己的鬱悶。
其實,我們心的困境常常是由自己引發的,所以還是求己吧:先向自己示個弱,說我有那麼一點點不開心;
做點兒自己喜歡做的事,在自己的衣服兜裏塞點兒小錢,每次換衣服都有種撿到錢的小竊喜;買兩個手機,沒事兒時給自己打打電話──記得時時保持有電及開機狀態,會覺得有個人24小時準備接聽你;一個人去歌房,把會唱的歌唱一遍,重要的是要把每首歌都唱得不在調上;去文具店買本漂亮的日記本,高興不高興都寫上幾筆,不求文彩,只需找個心事的安全出口就好。
養生的書鋪天蓋地,養心的書始終不夠火熱。心如果安頓不好,身何處寄居﹖
事實上,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成本很低:多和自己對話,與自己和解;找到與自己最佳的相處之道,然後不斷拓展自己心靈的寬度,和更高的自己相遇。
文章選自《作家文摘》
潛下心來,在幽靜安詳的樂曲中,靜靜的欣賞,細細的回味---
摘自:作家文選
錄音:李秀鳳
配樂:楊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