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園地

後半輩子

上架日期:2025-07-10
中年心事
-
-
-

文章摘錄自 : 散文「幸福眼鏡」
作者 : 河合隼雄
錄音志工 : 鄭郁芳
後製 : 鄭郁芳

瑞士分析心理學家楊格認為人生應該分為前半與後半兩個部分。

人的前半輩子要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奮戰,找個好對象共築家庭,成家立業,有了地位與財富之後生兒育女,這就是人生的堅實基礎。但是到了後半輩子,就要開始思考自己的死亡,以及身為「必死之人」的人生意義。

如果人的後半輩子也在思考財富與地位,那麼在面臨老去與死亡之際,就會非常困苦。

楊格所言甚是,我們必須銘記在心。但並非所有人都該像楊格說的那樣思考,因為人之為人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想法千變萬化。

梅原猛的小說作品《中世小說集》(新潮社)中有很多引人省思人生的片段,其中一篇〈庸尼姑〉(おようの尼)是這樣說的。有個還不到四十歲的和尚跟著師父修「落日觀」,師父說他只是專心觀察日落的過程,便能擺脫了塵世煩惱,徒弟修了也必定能去到極樂世界。

和尚繼承了師父的名號「落日秋風坊」,過著簡陋的生活,每天吃得越來越少,靜待死亡來臨,一心只想前往極樂世界。在這平淡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有個六十多歲的老尼姑來廟裡躲雨,尼姑看落日秋風坊年紀輕輕卻過著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簡直目瞪口呆。老尼姑認為只有被女人騙過的心碎男子才會過這種生活,而她本人則是忙著當神棍騙錢,完全無法理解秋風坊想要投生極樂的心願。

老尼姑對秋風坊來說只是個礙事鬼,而且認識了秋風坊之後就經常上門自言自語,偶爾還帶些飯菜給秋風坊。日子久了,秋風坊逐漸放下心防,等待老尼姑上門。原作描寫和尚的心境十分細膩,在此就不贅述了。

老尼姑看出和尚的心境有了轉變,便說她認識沒落官宦之女,提議和尚娶個老婆。尼姑不斷強調這姑娘孝順又端莊,和尚便決心娶妻。而且既然要結婚了,和尚就把存了許久的棺材本拿來來修繕房屋,還買了床上好被子。

到了新婚夜,整場儀式都在黑暗中舉行,直到隔天日出,和尚才發現嫁過來的「姑娘」正是老尼姑。老尼姑開心地說:「我來當你的好老婆吧。年紀是大了點,不過久了就習慣啦!哈哈哈!」老尼姑說自己是幫大家跑腿的「御用尼姑」,喊久了就變成「庸尼姑」,故事的最後說了,和尚其實隱約猜到老尼姑介紹的姑娘正是尼姑本人。

落日秋風坊的前半輩子一事無成,等著楊格所說的後半輩子結束,沒想到後半輩子卻開始做前半輩子的事業,真是耐人尋味。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沒有個一定標準,所以別把心理學家的理論奉為圭臬,只要參考就好。想想落日秋風坊的後半輩子,不失為趣事一件。

你可能也想要看...

回頂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