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99年6月19日上午10:00~12:00
主持人:
陳江山博士
特別來賓:
曾道明先生
內容摘要:
此次分享的參與者眾多,討論也很熱烈。主持人陳江山博士首先提問:失明和其他肉體痛苦有何不同?要以無可奈何還是積極看待?乍看無法自由外出、書寫、閱讀、煮飯、開車、影響工作,其實找到方法還是可以克服的。
至於這是事實還是心理的問題?實際上常有中途失明者視力剛衰退時,感覺差人一等、有罪惡感、似乎受報應、感慨、不甘心。然這可透過學習,改變很多事實限制,將阻力化成助力。
接著陳江山博士請特別來賓曾道明先生分享失明前後經驗,曾道明先生以時而幽默時而溫馨口吻,分享日常、工作、休閒各層面生活,及面對親友、陌生人眼光的甘苦,和接受定向行動訓練後、接觸螢幕報讀軟體當時的感想。
陳江山博士回應視障生活也沒什麼不同,除了有些事不容易做,這不只是個人的困難,而是大家的困難,但不能以「不干我的事」態度忽略。陳江山博士也提供排除不該有的痛苦心訣:接納事實、培養耐心、坦誠、主動和外界接觸。
參與者在討論時提到視力衰退後的遺憾與開心事,和外在社會環境、法規對中途失明者的影響,和與社會環境交涉保障權益經驗。對此陳江山博士回應:把苦當成生命共同體,因為社會仍有不少人把盲人當作無能力的人,所以需要提醒這些人如何用適當方式、修改法規提供協助。
最後陳江山博士分享這句話給參與者:遇不平等、不合理事情,不以情緒對待,思考問題所在,理性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