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02年8月18下午14:00~16:00
特別來賓:
徐薇雅 老師
內容摘要:
以生命如春、夏、秋、冬來跟大家分享自已的生命歷程。
一、春之禮讚----春天的感覺恩愛甜蜜。
自己是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國中檢查出患有夜盲、散光和弱視等病症,並開始配戴散光眼鏡以輔助閱讀。大學時於淡江大學夜間部就讀,在偶然的機遇下,與先生兩人相識、相知、相許;在畢業前已結為夫妻,一起携手打造夢想。
81年大學畢業,報考花蓮師範大學國小師資班,準備投身教職工作。82年師資班結業後,參加宜蘭縣教師甄試雖未錄取,但在南澳鄉的一個部落小學代課,開啟人生的教職生涯。那一年的教學生涯是令人懷念的,因為和那些部落的孩子相處是一段快樂的回憶。84年甄試錄取,正式成位合格教師,認真、投入教書工作,享受教學成就與自信。
二、夏之禮讚----夏天颱風恣意
88年進入教學生涯中的夏天,正是九年一貫新制的開始,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教師,一起投身在這波教改活動中,為孩子設計、規劃學習課程,其成果豐碩。雖然個人教師專業能力與日增進,但身體卻悄悄的亮起黃燈。
94年開始教學起了變化,班級經營失控,個人視力發生狀況…經醫師檢查,宣判自己已為重度視障,家庭氣氛也受影響,一度人生陷入幽谷裡。在低潮中,也曾萌生自殺念頭,卻因没有足夠勇氣而未遂!然而每天以淚洗臉,終日憂傷不已。有一天,女兒悄悄的握住我的手說:「媽媽,希望您要為這個家好好保重自己!」,兩個兒子也跟著鼓勵與安慰自己,他們說以後一定會孝順媽媽、養媽媽一輩子。此時,先生也帶回視障相關協助資訊予自己,因此聯結無障礙發展協會,提供許多的視障重建服務。因著機構的專業協助,及個人不服輸和努力,漸漸使教書工作表現恢復,又能在教室裡投入教學。
94年成為重度視障者後,重新調整個人教學態度與策略,積極與學生談心、對話,師生關係因此變為親密。自己也為這群孩子設計一系列教育課程---點燈,帶領孩子學習生命功課,此份教案在孩子畢業後獲獎與肯定。為要帶領這群問題學生,不斷找尋可能的策略,才使自己的教學熱情再度被點燃。
三、秋之禮讚 ----秋天颱風再襲
96年進入秋天的階段,那年連續得到八個獎項,教學自信再度被找回。然而視力狀況卻不斷下滑,又是一場新的挑戰來臨,就像是秋天的颱風,令人措手不及!此時向過去曾協助過自己的社工求救,透過他的介紹,開始到有聲書學會接受專業重建服務,展開盲用電腦課程訓練,之後因資訊能力提升,考取師大研所,開啟了人生另一段學習生涯!
100年很幸運的到研就所進修,但教學工作卻碰到宜蘭少子化、學校縮班,及教師超額等狀況,工作面臨提早退休的焦慮與恐慌,內在心理壓力攀升。因著宗教信仰的帶領,常藉著禱告讓自己的心處在正向,以認真面對生命挑戰!
在教學上,也放棄傳統講述法,改為孩子上台報告介紹,並由台下的孩子互相評分,我則負責做總結與講評……此學習效果頗佳。此外,也開始投入生命教育的教學與推廣,期許孩子們能以勇敢、不放棄態度來面對人生。
四、冬天禮讚--- 冬天陽光溫和
冬天的陽光是溫暖的,讓人有舒服的感受。今年,自己的視力又再度下降,隨著視網膜的損壞,白天感覺白茫茫,視野也更為縮小,視力狀況變得極差!但因著對信仰的信心,全然把自己交託於主,也將視障的痛苦和經歷過程,視為成為一位安慰者的訓練。於是視障於我,不僅是一項挑戰,更是一份禮物。隨著這般想法,心裡生發出更多力量與勇氣,而以喜樂之心去面對每日的生活試煉。
現在的我已開始規劃未來退休後的生活,立志要當一位專業助人的志工,陪伴更多視障朋友。
提問與交流:
嘉芳提問:
Q:
1.請問老師如何批改學生作業?
A:請小朋友把學習單上認為寫得最好的學習內容大聲唸出來,我則會在當場給予成績。有時也會利用午休時間,請小朋友報讀學習單的內容,以聽的方式來批改分數;後來也向政府申請視協員來幫忙報讀。我比較喜歡請同學報讀心得,因可以立即性的給予學生回饋和鼓勵。
2.小朋友在寫學習單或考卷時,如何得知或掌握小朋友是否寫錯或有確實在寫?
A:
(1)習作的部分,會在黑板上公布答案,統一訂正內容,這樣的方式也較為方便。
(2)請視協員協助校對作業得錯誤部分。
(3)利用小組競賽與組織讀書氣氛,提升整組月考的表現。而我也時常鼓勵能力強的孩子要協助課業表現較弱的同學。
(4)問答題利用Open Book的方式,協助孩子們在抄寫過程中加強知識概念的吸收。
(5)透過活動,讓孩子們相互評量自己的能力,也具體、清楚的告知評量項目與準則,讓學生也能彼此觀摩與學習。
千玲提問:
A:
1.請問老師有沒有製作教具上的問題?
視障前,有10年的豐富教學經驗,視障後則較少自行製作教具,目前採取資訊媒材方式製作教具,如簡報、影片、音檔連結 等。我常帶著筆電到處跑班教學,透過大量的獎勵方式,來善用「學生」這項資源。
2.老師現在是還可以寫黑板的狀態嗎?
A:
目前電腦閱讀文字為72字體,還可以勉強看得到黑板上相當於B5大小的字。偶而也會請小朋友上台去寫國字。
易哲提問:
1.請問老師如何處理班級掌控這一區塊?
A:
(1)自己允許小朋友可以上課不專心聽,但不可以干擾他人。
(2)另外課堂中常利用遊戲方式,以增加學習動機,減少學生擾亂學習行為。像社會科電子教材有類似百萬小學童的遊戲光 碟,藉由比賽,讓一些小朋友能跟上進度。也透過這些遊戲和活動,來增強小朋友們的學習樂趣。
(3)平時的課業復習,會由小老師報讀考題,再請各組學生作答,以遊戲化來進行檢核的學習成效。
詹理事長分享:
薇雅老師由春、夏、秋、冬四季作為起點,按照時間先後來做安排,相當有秩序。作為一位視障老師,在教學準備上,特別要憑藉記憶力和理解力,用功度更要超越一般明眼老師,以補不足。莊周說過一句話:「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就是說你知道這是無可奈何的事,那就把它當作生命的一部份,安心地承受吧。若能如此,則可「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亦即要安於時間的安排,用非常柔順的態度,活在世間,再怎樣悲哀或不快樂,都不會傷害你的本心了!但千萬不要因為失眼而失智或失神。
雪華老師分享:
詹理事長與王建立博士能各自於工作職場上建立好的榜樣,是我們該學習的。曾有教育電台節目提到:「發現優點,改進缺點」,而洪蘭教授也說過:你要在優勢能力上發光發熱,而針對弱勢的部份,去加強改善這是最好的。
岱宏分享:
一位中途視障者,要達穩定就業目標,是需要很多條件因素造就而成的,像薇雅老師懂得尋求資源和勇敢開口請求協助,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嘉芳分享:
南部學校的資源缺乏,剛開始遇到一些困境以乖如何解決,98年時認識學會的王博士和道明老師,後來也學習了倉頡,及找到相關機構及團體來獲得相關的協助。
薇雅老師分享:
視障的重建服務訊息應廣為發聲,讓更多人可以獲得資源與適當的協助。
燦誠分享:
目前從事於藝術創作。聽到老師的一席話,得知老師的心窗已經打開了,她提到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冒險,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恰好跟自己近期的心境符合,也由於受到社會的幫助,所以起了回饋社會的心,想要成立文化協會,主題叫「心窗」,希望大家能多在團體中學習,並對社會能有所貢獻。
薇雅老師分享:
四月份開始,星期天在師大辦理『心眼讀書會』,透過文章來使大家聚焦、討論與分享,並和視障夥伴們一起聊聊生命。而這個團體有十多位明眼志工提供協助,也歡迎現場朋友,一起與我們打開心眼說心話!
請大夥發揮想像力,想一想~
我手上拿的這個杯子,若不小心摔斷了杯子的提把,一個破損的杯子,它還可以用來做甚麼?
線上與現場回應:
可以裝水、當花盆、養萬年青。
薇雅老師回應:
小朋友題更的答案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小朋友,說可以當魚缸。這正好說明,想像乃在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想,如果没有把視力這道門關起來,我怎能找到現在的自己呢?
照片分享:
1.當天分享會現場爆滿囉!
2.現場聽眾仔細聆聽薇雅老師的生命故事
3.下半場時,聽眾與薇雅老師的交流踴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