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99年4月29日上午10:00~12:00
主持人:
陳江山博士(以skype網路電話參與)
內容摘要:
此次活動參與者眾多,跨足美國西岸、台灣和香港,遍佈各年齡層,因此主持人陳江山博士先請參與者自我介紹,了解生活背景,也說明先分享個人經驗,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分享生活經驗。 陳博士首先說明變是人生常理,因此需學習調整,視力衰退也是,不用懼怕。因此須釐清懼怕是不是怕、怕什麼、怎樣不怕?
視障朋友的懼怕往往是:
1.無法用視覺掌握週遭情形
2.不適應眼盲怕出糗
3.親人不了解,覺得很丟臉
4.對眼盲的看法、認識有限
5.文化對盲人的形容
接著陳博士提到,發現不少視障朋友在社交聚會不知該談什麼話題而沉默,或作出不合宜、不雅觀動作。有參與者表示會作為警惕。 陳博士也表示視障是生理問題,但如無外在參考學習對象,會成為心理、社交問題。他拿以往工作經驗、在美國的家庭生活作引子,雖有不方便之處,但認為除不避諱他人談視障話題,也可用機會教育巧妙讓他人知道如何和視障朋友相處、提供適切協助。由於視障族群目前為社會大眾的一小部分,因此學習和大多數的明眼人相處很重要:
1.繼續和視障朋友保持聯絡
2.不劃地自限,拓展多方興趣增加和明眼人的共通點,拓展社交網絡
3.心態上平起平坐,並實踐上述兩點
參與者聽了陳博士分享也不吐不快,踴躍分享個人見聞和疑問,最後陳江山博士給參與者「主動出擊」這句話勉勵。
照片分享:
現場透過skype網路電話和Co-life平台連線,與遠在美國的陳博士進行遠距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