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重建分享會

九年風華,再現「睛」典

上架日期:2019-08-14

日期:108年7月27日(週六) 14:00-16:00

講者:傅玉燕女士

大約已經八年多了,距離上次的邀約,又過了許多的時間,除了感慨時光飛逝,我更深感要把握當下,好好活出自己理想的生活,其實面對視障這個議題,我想在我重建後,把握了幾個信念,我也逐漸藉由生活實踐這些得來不易的哲學,再次的與大家分享,或許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思維面對生命……。

在視力退化初期,我非常的無法接受,那是我生命中一個重大的轉折,生活上理所當然的事情都變得困難重重,讓我充滿恐懼,開車、外出、甚至是走路,彷彿都危機四伏,感到越來越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在同個時期,家庭、事業的劇變,也使我跌入谷底。而讓我開始接受自己視障身分的契機,是一種態度、觀點,看待事物的想法,一言以蔽之,在生活上我僅是失去了一個「工具」,而事業上他人給予我的評價是「我們看重的是你的才幹及整個團隊,不是你的視力……」,有了如此的想法,即使失去視力,心的視野卻更加寬廣。在家庭與人際方面,我想我可以更深入的看待「人」這件事,當自己經由重建,而後可以逐漸達到自主與尊嚴時,我們才能真正的與他人對等,我們需要他人的關懷,但也需要關懷他人,因此我想可以在關懷與被關懷中取得平衡,與他人建立對等、真誠而親近的關係。

視障者不能擁有自信、尊嚴的生活嗎?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生活重建服務能使視障者培養一些基本的能力,從外出行動、科技資訊等方面,乃至於生活自理,我現在可以用復康巴士外出,使用簡單的方法烹飪料理,均衡的飲食攝取,還有固定運動維持體能,這些都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我想人的生活要開心、對自己好,最好的就是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當你有所目標,你就能有動力開始努力,我們也因此更有希望感。

回想這段時間,從低潮、重建,從學習外出行動到電腦的使用,從個人、家庭乃至於整個生命,我明白一路走來不容易,有許多的不理解、不方便,現行體制上也難免的有些不足,不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視障生活,都不是一條康莊大道,然而我們依然要勉力為之,因為唯有我們接受自己、走出悲情的陰影,我們才可能追求自己想望的生活,才可能讓更多人理解我們,才可能讓更多視障者在社會上取得好的生活品質,我們都樂見如此,而第一步就是照顧好我們自己。八年的時間雖不是很長,但用以實踐這些信念,已然改變了我的生活以及身邊的人們,簡短的分享希望在此可以讓大家參考,感謝各位的參與!

參與者認真聆聽主講者的分享

講者與現場聽眾湧躍交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