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07年9月15日 (週六) 下午14:00至16:00
主講人:錢旻宏先生
主題:人生的Before/After
Before:從原生家庭、求學和工作來認識過去的我。
我是旻宏,身邊的朋友都稱我Money,因為視網膜色素變性(簡稱RP),我的視力在短短的一年間幾乎喪失。過去我主要從事電腦教學的工作,因而需要大量使用眼力,而在眼睛開始出現異變的過程中,我感到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擔憂與害怕,沒有經過太多的低潮,主要是我認為應該透過適應、面對眼睛的問題,慢慢地我學著與我的眼睛相處,去體會它的變化,當然了一開始我也曾經因為視覺的喪失體驗到許多恐懼。
由於視覺逐漸喪失,我發現生活中有些不便甚至是危險開始浮現,尤其是在外出交通的部分,現在看來雲淡風輕,但我卻只能形容那是「死裡逃生」,特別是在夜晚外出,當時我的視覺幾乎無法看見物體,許多時候只能依靠直覺,還有對於環境的印象,好幾次因為看不見差點發生意外,也曾因此受傷,我開始意識到自己變得不一樣了,難免有些挫敗以及失落。
拿到身心障礙證明,對我來說就像是確定了自己的身分,也是個無法回復的事實,然而我卻開始體會身為視障者的生活,進而享受其中,想法的轉變,我看待視障生活有許多新的體會,對照從前的生活也有不同的想法,漸漸地我的生活、家庭、人際關係乃至於人生觀有很大的轉變。
After:成為視障者後,我人生的華麗轉身。
成為視障者,我反而覺得人生更開闊豁達,我沒有太多時間沮喪,因為我還有很多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也認為有種知足感恩的心態,了解、接受自身的情況,不過度去尋訪不必要的旁門左道,從自己、家庭、交友,我的人生觀有很大的改變,從各個角度來看,我成為了一位快樂的視障者。
一、享受生活的點滴
體會生活的轉變,就像是遊戲一樣,視障者的生活有許多新的樂趣,雖然不同於以往,卻以輕鬆與幽默看待轉折。我也發現過去我的生活追求財富、汲汲營營,生活在步調匆忙、繁複的節奏中,卻鮮少有自己的時間,現在的生活更像自己,有更多機會與家人體驗生活中的樂趣。
二、家庭關係的轉變
在過去的家庭關係中,我和父母總保持著距離,甚至是一種疏遠,然而在視覺退化後,我逐漸感受到家人的關愛,也有更多時間陪他們說說話,因此關係更親近、更有相處的溫度。
三、培養自己的興趣
以前自己總是沒有時間做想做的事情,也會因忙碌給自己藉口無法充實自己的興趣,生活乏味,例如:音樂、閱讀等等,現在即使視覺不方便,但我可以透過聽書機,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成為視障者之後,我也開始接觸音樂,學習薩克斯風,有空閒的時間做喜愛的事物,有休閒興趣陶冶自己,更喜愛現在自己的生活方式。
四、真誠的人際關係
現代資訊化的時代,人際關係總像是臉書一樣,很難找到真正交心的朋友,或者有時交友好像都需要堤防,彷彿彼此有利益關係,人與人之間是有距離的。在我接觸有聲書學會之後,認識了許多視障朋友,與他們相處很自在,因為我們都有相似的經歷,可以真誠相待,也能彼此了解,不再是「臉書朋友」。
從逐漸面對、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我感謝我的家人、妻子、朋友們的協助與關懷,也感謝有聲書學會的服務,我也在過程中學習、改變,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快樂的視障者,我的歷程看似快速、樂觀,但也不代表我的分享是標準,因為大家都是獨特的,只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帶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想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