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重建分享會

相信「相信」的力量,跳出既定的框架,掌握自己的人生

上架日期:2014-11-14

日期:2014年9月28日14點至16點

特別來賓: 古欣玄

內容大綱:
一、最難忘的那一年那一天
1.關於自己:
欣玄來自花蓮,國三時有一天晚上出去倒垃圾時,不小心踩到狗,才驚覺到自己晚上的視力出現問題,之後又常常撞到門或桌椅等等的狀況。到花蓮門諾醫院做視力檢查,發現眼睛中有一個白點影響到視覺功能,當時母親感到非常自責,並承諾日後要好好的照顧及陪伴他。
2.家庭教育
一開始爸媽在日常生活上,所有的瑣事都幫他準備好,由於過度保護讓他無法培養出責任感,甚至連他的婚姻都做了安排,要幫他找外籍新娘。


二、自我封閉的高中三年

高中時非常自卑,因視力不好,坐在前面第一排,不太跟同學互動,不想參加任何社團活動,也不與他人接觸,自我封閉度過高中三年的日子。


三、漸漸敞開內心的大學生活
1.大學時視力急速退化,在某個晚上,跟同寢室的同學聊開了,並在他們的鼓勵下嘗試許多之前未嘗試過的新事物,如遇到困難,同學都會視狀況協助,讓他漸漸融入社交生活。
2.在大學期間跟家人經常有衝突,因怕影響親情所以不太想回家。


四、畢業後的迷惘與恐懼到自我肯定
延畢了一年,非常恐懼即將脫離學校生活,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該從事甚麼工作。
爸媽希望他畢業後去考公職,但他卻有自己的想法及方向,開始學習盲用電腦,決心往電腦方面發展出自己的專業,在此方面獲得相當的成就感,也開始認真學習使用白手杖,接受自己是個盲人,要好好學習過盲人的生活。


五、機緣巧合下的工作機會
FB的網友某天貼了一個徵才資訊給他,是市民1999的服務專線客服人員職缺訊息。面試當天由媽媽陪同,且媽媽和面試人員講的話比自己還多,並幫他在淡水地區租了房子,住處到公司只有距離5分鐘的路程,甚至還想陪他住在那裏。


六、進入職場的心理調適與自我期許
約半年的職訓期間,要背誦的資料非常多,因為很怕沒有通過而被刷掉,所以非常認真的學習,在這段時間發現,只要把自己逼到一定的程度,且感受到退無可退之時,就會有一股力量出現,激發自己的潛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到。


七、工作小小心得
1.目前已經值機兩年多了,發現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衝突,感悟到不管是正常人或是身障者。人與人之間一定會有意見相左發生衝突時,但不一定都要這麼尖銳的爆發爭端,相信可以適時地用溝通方式解決。
2.從事市民熱線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到自己更加擅於傾聽,在與他人互動上也比較有同理心。


八、休息時間


九、提問與分享

Q1:您這份工作和社工系有無關係?

A:也不能算沒有,也算是另一種助人的方式,最常接到的電話是社會救助或勞動權益相關問題,如針對失業者,會請民眾到就業服務站求助,或告知其如符合資格可尋社會局申請相關補助,就服務性質而言和社工的部份服務是有一點點相似。

Q2:這份工作有學歷限制嗎?

A:目前高中畢業即可,但或許過一陣子會有條件限制,這份工作的要求,對於聽的技巧還好,主要是反應要快,當來電的人說完問題,必須馬上知道對方的需求,和所牽涉的相關問題,給予正確且適當的回應說明。

Q3:若中途失去工作,缺乏經濟來源,新北市是一年審核一次,已有低收,可否也申請?

A:就台北市而言,以身份別來說,有無低收的身份並不影響,可至居住所在地區公所社會課申請「馬上關懷急難救助」。

服務內容:

1.家人死亡致生活陷於困境:得核發1萬至3萬元救助金。

2.因家人失蹤致生活陷於困境:得核發1萬至2萬元救助金。

3.罹患重傷病致生活陷於困境:得核發1萬至3萬元救助金。

4.因失業致生活陷於困境:得核發1萬至3萬元救助金。

5.因其他原因致無法工作:得核發1萬至2萬元救助金。

6.其他變故且無法獲得任何救助或保險給付致生活陷困:得核發1萬至3萬元救助金。

Q4:請問在公司行號遭受資遣的員工,要如何請領失業給付?

A:非志願性離職者,請公司協助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並符合申請失業給付資格,可至就業服務站登記申請。

Q5:請問欣玄,現在還有和大學同學往來嗎?

A:比較少,因為大學時在台南比較遠,目前多多少少還有一些電話或網路上的聯繫,而這些朋友都很關心我,且恰好今天有一位學姊來到了現場。

Q6:自己是初次聽到「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的內容,對此服務頗感興趣,而經常在馬路上發現到遊民,覺得他們很可憐,很想要加以幫助。

A: 遊民大多經過通報,由社會局提供相關資源與協助。

例如:

「遊民工作暨生活重建方案」經社工員評估後,提供遊民社區派工機會,維護社區清潔或服務,以賺取生活所需費用;或提供生活扶助金,協助租屋。

Q7:有無接觸過精障患者的電話,感覺好相處嗎?

A:有接觸過,但有時對於他們電話中的談話內容很難理解,經常發現他們的來電當中,只講他想講的話,但也不能掛他的電話,只能回答「是...是…是」。並問他還需要什麼服務?

Q8:臺灣的企業主對精障患者會特別包容嗎?

A:有遇過企業雇主,一旦知道員工有精障的問題,就加以解雇了,因此產生爭議。但也有許多機構對視障者蠻友善的,如中華電信、教育體系或不同的精障服務機構,如醫院系統,馬偕、萬芳;療養院如花蓮玉里;教會…等。精障的朋友,有分輕、中、重度,吃藥可以控制病情,還可透過多走出戶外或參與各項活動的方式來協助改善。

Q9:電話客服是否需要使用到視覺的功能?

A:先感謝台北市政府研考會,釋放電話客服此一工作機會給視障朋友。大多是台北市的1999同仁,會運用到視力的部分,例如違規停車事件,而目前我所處理的,大多是一些書面文件,如申請資格與應備文件或法律條文,可透過盲用電腦搜索。

Q10:這份工作的教育訓練是由淡大提供的嗎?內容和時間約多長?對於法條的背誦,有無壓力?

A:職前訓練約5、6個月,同仁彼此不斷利用問和答來進行應對技巧的修正,針對詢問度較高的問題,會針對那些部份進行特別訓練,在平時的應對,或許會有一,兩次的回答較不得體,但整體還算不錯,且多數台北民眾很友善,故幾乎未接過客訴電話,且有專門聽錄音檔的主管,對於不明確的回答會予以糾正與指導,以助於同仁們展現出服務的專業性。

Q11:主管會針對每通電話的音檔都聽嗎?

A:若察覺有問題,可請示主管或督導,調出對話音檔或隨機抽樣的方式,予以指導,以矯正其談話方式或加強其應變能力。

Q12:目前和母親的互動狀況如何?

A:母親現在有個人的生活重心,故比以往較少管束自己,但對我較為關切的還是疾病方面的問題,哪裏有厲害的醫生,就會介紹我去。

Q13:如果在客服回應上,反應出不確定的態度,像是說我再去查一查…,這樣可以嗎?

A:可以針對民眾問題搜索系統資料,待查詢後再回覆,且規定一分鐘之內要查到,最多有兩次一分鐘的保留,若無法查獲,則會請對方留下電話,十分鐘內回撥,儘量不要讓對方等太久。個別性的案例,則會轉接到其他相關局處單位。

Q14:請問您的這一份工作,有三班制嗎?

A:沒有,目前我所擔任的這份工作是週休二日。

Q15:當遇到不理性的電話,你會怎麼做?

A:擔任客服人員的情緒智商非常重要,在問題解決上要秉持著平常心,並克服自己的害怕與恐懼。而遇到不理性的電話,耐心把對方的話聽完,試著去平撫對方的情緒,畢竟這是一份服務性質的工作。

Q16:請問你們的工時這麼長,當中有時間休息嗎?

A:有的,工作中自行抽出時間如廁或喝水,而中午時間,十二個話務人員分為兩個時段,有一小時的時間可以輪流吃飯。

 

分享17:視障朋友自己一開始在職場中,雖然很多事可自行處理,也應精確地告訴別人自己的限制在那裏,要讓別人了解自己的狀況,別人才能提供適切的幫助。

 

 

以上Q&A資訊僅供台北市民參考,其他縣市民眾有相關疑問請洽各局處。

 

照片分享:

照片1:欣玄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與工作心得

欣玄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與工作心得

 

照片2:小育提供身障朋友們在職場上的建議

小育建議身障朋友們在職場上的建議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