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的小時候
小時候不懂得保護身體,去海邊玩,不小心曬傷;看書跳行,功課不好,罰抄寫是家常便飯,配過5000元的眼鏡,卻只戴過三次,因為會頭暈,對功課一點幫助也沒有,但倒得到很多禮遇。
建立信心的啟明學校
原本唸高職電子科,發現有些困難,轉唸台北啟明學校,因著活動、企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奠定做事的基礎,也培養出自信。因為喜歡幫助其他視障同學,老師建議可以唸社工系,大學就讀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轉換幾份社工工作
畢業後在總盟、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台北伊甸基金會、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基隆市政府身障科之間轉換工作,幾次都是因為計畫終止而離職,在每個單位都有不同的學習與經歷。
社工的苦
工作的地點在外館半山腰,但要回市府打卡、送公文,再走回半山腰上面的外館,每天要來回數次。長期使用電腦也有很大困擾,後來買了濾光眼鏡,效果就好很多。外出家訪要先規劃路程,走下山要15分,到站牌等公車要20分,單程就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我都只能跟案家約大概的時間。
社工的酸
有精障的個案,鑰匙、證件常常容易弄丟,陪他去找鎖匠過程,卻經常開始發飆。另一次是在公所處理這個發飆的個案,公所的人都躲得遠遠的,沒人來幫我,仿佛在看一場好戲,直到半個小時後,才有人出面請警察過來處理。還有一個是情緒勒索,個案租8500元的房子,房租付不出來,又不願搬家,要社工幫忙想辦法,幫了一次,二個月後,又來威脅要燒炭自殺,只好通報警察及心衛中心。
社工的甜
處在基隆市政府的身障團隊,大家都對我很好,先安排穩定的個案,只要每個月先打一、二次電話關心即可,再慢慢加入行政工作及社區型訪案,接著督導帶我去家訪,教我看個案特質,觀察家人互動關係及環境狀況,有這樣的督導及團隊夥伴,願意給我機會,就像理事長王建立博士講的,每個視障朋友要穩定工作,量能自己要做足準備,第二個就是要跟雇主去討論需要調整的部分。
同事在行政工作及活動中的支援,是讓我很感動的地方,加上我自己也有做調整,請同事幫忙,告訴我主管手寫的修改內容,我先錄音下來,再修改,增加主管的信任度,虛心跟年輕同事學習,是讓我可以在市府工作繼續的很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