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10年09月17日(週五) 14:00-16:00
講者:賴智傑老師
我本身是視網膜色素病變的RP視障者,十七歲時視力漸漸退化,現在僅剩下一絲微弱的光覺,因為目前從事的工作為調音師,常常會需要耗費極大的體力,而為了要能夠負荷與勝任這份工作,我才逐漸接觸到運動這門領域。
某一年暑假,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視障者專門的游泳訓練班,剛好遇到一位啟蒙老師推薦我去參與國內某項游泳比賽,沒想到成績竟然還不錯,在半個月後甚至接到了我選上國手的消息,這樣突如其來的機遇,從此展開了我的游泳生涯。
有次我在不熟悉的泳池中訓練,過程中意外受了傷,讓我感到有些挫折與自我懷疑,甚至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直到某天一位明眼人也在游泳訓練過程中受傷了,於是我心念一轉:視障並不是我在訓練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因素,因為不管今天我是明眼人或視障者,都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而受影響,最後我再度相信自己,並持續挑戰與嘗試。
人生的道路往往因為不可預期的風景而美麗,當人在面對陌生的挑戰時心裡不免俗都會感到畏懼、懷疑、甚至害怕,再者,視障者通常並不是能力上有問題,而是機會出了問題,因此這些情緒並不會是我的優先考量,我會先勇於嘗試把握到手的機會,我認為凡事只要用正向健康的心態面對,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是美好的,縱使失敗也能成為經驗與養分。當然,機會是要學習去掌握的,保持求知慾、培養人際關係、學習主動獲取資訊、善用資源並且勇敢踏出步伐,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們肯定可以找到一百種方法去嘗試。
其實有時候先別急著侷限自己,跨出舒適圈後試著從中找到自信,相信我們會收穫更多,畢竟人生的道路不會都是順遂的,但每往前一步就離終點更近一步,這也是樂觀、正面心態的重要性。
對於在重建或自我接納階段的視障朋友,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要給自己機會,碰觸內心的恐懼、主動找尋資訊和多接觸他人,當你願意放下身段後,會發現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保持這些改變與嘗試,當機會來臨時,不要把它拒之門外,而是將其牢牢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