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99年7月24日上午10:00~12:00
主持人:
陳江山博士
特別來賓:
郭淑琪女士
內容摘要:
主持人陳江山博士也引用俗話「民以食為天」、「飲食男女」開場,請郭淑琪女士分享家務整理經驗。郭淑琪女士提到視力衰退時仍在職場打拚,也保留自行做家事習慣,得到不少經驗。
如何不用視力,既開心又安全進行烹飪?
進行烹飪前,要先買食材,郭淑琪女士先分享逛傳統市場妙招:首次去傳統市場會請人導引,記住各攤商位置,日後固定攤商購買食材。基本上攤商也會記住有哪些熟客,甚至主動提供協助。
當然,食材是否新鮮非常重要,她提供幾個方法辨認:
1.豆腐、豆干:用聞的,如有酸味就是有發酵,不適合買
2.魚類:用按的,如有彈性就是新鮮的
3.葉菜類:摸蔬菜葉子、根莖是否乾枯,如有就是不新鮮
4.瓜類摸外皮,如有脫水代表不新鮮
(附註:明眼人也可嘗試)
在此之前如有先向老闆說明,大部分老闆會體諒;但易碰損的食材像是葡萄等,就得請老闆幫忙挑選。
除傳統市場,現代人也常逛超市,郭淑琪女士喜歡逛佐料區,通常請親友陪同閱覽佐料包裝的標示再買回家使用,讓菜餚更美味。
烹飪的樂趣和成就感
買回食材後要開始烹飪,郭淑琪女士分享幾個料理妙招,記得先算好料理食材份量、食材過大與長度過長時需切塊、推估放調味料的量原則,多練習就熟能生巧:
1.切菜時,手往內彎壓住食材,確保只切到菜,不切到手。
2.可用手抓鹽巴,憑手感放適當分量。
3.剛開始學煮飯,建議用電鍋清蒸,熟練後再用炒菜鍋炒、炸,因為需用聽覺判斷油溫。
4.用瓦斯爐時需透過聽覺控制火候,如無把握,建議使用電磁爐,操作簡易且較不危險。
5.紅燒類的菜餚用瓦斯爐慢慢燉。
郭淑琪女士也分享她的私房電鍋料理:根莖類青菜切好,放調味料、蔥蒜,再依厚度放2/3至1.5杯水到外鍋,按下電鍋開關,蒸好後就完成一道料理。
陳江山博士當場提議請郭淑琪女士寫下食譜,分享給各位參考,恰巧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視窗-FVF"部落格近日採訪洪千淳小姐,分享用電鍋煮「素炒三鮮飯」方法,在此附上網址:
http://blog.yam.com/twacc/article/29583980(於新視窗開啟)
郭淑琪女士提到小時後家人多,身為長女的她要幫忙煮飯,每次看到家人吃得開心、凝聚家庭感情,而對煮菜這件事感到喜樂。甚至曾幫妹妹的小孩煮過幾次飯後,每次見面很親密,覺得透過食物有時能帶出人生記憶。
衣服配配配,感覺美美美
陳江山博士提到畢竟生活在重視視覺的主流社會,穿衣搭配成了重要藝術,建議將適合搭配的成套衣服放在一起,或可用點字標籤、依照衣服質料所帶氣味以利尋找。
郭淑琪女士建議先了解自身體型,如無色彩概念可參考以下原則:
1.下半身選穿深色系、上半身為淡色系衣服以利搭配
2.絲襪盡量穿肉色、鞋子挑深色系,以基本色調的調和款式為主
3.圍巾顏色以基本淡粉色為主,尤其穿深色衣服時更能襯托
4.背包為黑色、白色為主,但需視場合而定
5.耳環、項鍊能帶來畫龍點睛效果,抓出整體感,可選金色、銀色系大眾色系搭配
6.買衣服時盡量固定在較能信任的店家購買,不一定要試穿,可善用手杖、手掌和手指丈量,觸摸衣服判斷尺寸、質料,選到合身的衣服。
盲人家中傢俱擺設與行的安全
郭淑琪女士成立的「身心平衡工作室」今年六月喬遷,擁有熱騰騰的搬家經驗,她提到工作室的硬體裝潢由設計師規劃,擺設佈置則親自整理,這部份可以學習。搬家前先作規劃,將各房間、類型物品分類裝箱,搬家公司搬過去時再自行分類拿出。
佈置時多使用想像再進行佈置,比對結果後作修改,平常可多練習,但人在視覺描述常和實際有落差,跟認知和色系深淺有關,除多詢問幾個人確認,需考慮各房間的功能、希望表現風格,作出適當佈置。
在布置場地或想了解陌生場地的擺設時,建立內在視覺影像(心理地圖)是有必要的,可用以下方法:
1.請明眼人說明是誰的左邊或右邊。
2.請明眼人說明是誰的幾點鐘方向、角度,自行使用手杖等工具推估距離。
3.如不確定位置,請明眼人畫在自己的手掌。
4.建議把家中的家具放兩旁,中間留一公尺以上走道確保安全。
5.到陌生地方先問人,如平常很少用腳步算長度,可用走路多久的時間感代替計算。
陳江山博士建議用參考點、和其他場地比較,例如大約籃球場大小用詞等,如此對場地大小、擺設位置有概念。
另外郭淑琪女士提到閒暇時會透過聽覺觀察別人的對話,從中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進而與他人有更良好溝通,因此鼓勵視障朋友時常運用身上其他感官,而非執著視力的喪失。
聽郭淑琪女士分享不少經驗、方法,參與者們也請教幾個挑選衣服、家務整理疑問。陳江山博士除請郭淑琪女士整理電鍋食譜,也表示如有人詢問衣服搭配問題,可透過本會轉達請郭淑琪女士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