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02年2013年12月8日下午14:00~16:00
特別來賓:
曾信榮先生
內容摘要:
一、北上求學:民國63年開始北上求學,該校同時收受盲生與聾生,聾生較多,故盲生資源較少。
二、盲生與聾生的相處:在當時物資缺乏的年代,盲生看不到,東西易掉,總覺得是聾生做的壞事,易造成兩方的不融洽,因發現兩種不同的障礙,雙方都互不溝通,且所需的教育資源有異,後來才劃分成啟明與啟聰學校。
三、寄出成功的第一封信
民國75年至彰師念書,當年有招收盲生的學校非常少,且該年度收的名額較往年更少,信榮發信跟教育部爭取名額增加,才有至彰師大念書的機會。
四、盲人夫婦的戀愛與婚姻
倆人均為啟明學校的校友,妻為小一屆的學妹,畢業於文化大學音樂系。對視障者而言,結婚最大的困難決定是該找明眼人還是盲人,盲人夫妻對彼此較無壓力,但生活上有一些困難,例如家務及生活細節或信件的處理,而有些事情必須留待保育員的協助。
五、展翼合唱團的成立
72年成立了啄木鳥樂團,89年3月成立附設無伴奏合唱團,90年還成立了展翼合唱團。
六、難報知遇之恩:認識嚴長壽先生
94年因政府原有補助改為不提撥給文化團體,故寫信給嚴長壽先生,希望可以取得認同與資助,故展翼從民國94年開始,至各地監獄進行義演,到了97年開始由嚴長壽先生爭取到台灣高鐵之補助。
七、與美青姊共餐:推動語音提款機
98年由嚴長壽先生引見,認識美青姊(後來邀請美青姊與展翼一起去台南監獄做表演),並談到盲人提款的不便,必須請保全與行員幫忙,在過程中,盲人隱私全無,美青姊將此事轉達總統府,再轉金管會,但均未獲具體成效,98年因在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工作而見到馬總統,再度反應有語音提款機之需求,終於在100年7月開始有8部左右的語音提款機,後來數量雖有增加,但仍有部份功能的限制(例如:轉帳與特定金額的提款)。
八、台灣第一支視障協力車隊誕生
1.對於盲人運動機會非常少的感概,一開始和其他盲友一起去租借協力車,但一次租借許多台(拿殘障手冊去租借免費),造成租借站的困擾,另外,在2001年和美青姊爭取到盲人健康檢查的機會,發現許多盲友有體重體脂肪過高的問題。於去年3月開始去貓空走樟樹步道,志工黃朝松先生為視障朋友募車組成車隊,共22台協力車與8台單車(27段變速,屬同步的協力車)。
2.新手上路活動:每月共辦三次體育活動,其中兩次騎腳踏車與一次登山活動,找李慧芬報名(報名費:200元),一次騎比一次遠,下個月要去彰化,未來要去離島與日本(想去日本騎車,是因為4個日本視障朋友與3個日本志工來台灣北海岸騎車並跟展翼借車,在該次活動中發現台灣也非常多盲友想要出國騎車)。成立車隊後,有更多機會認識志工朋友與明眼人朋友,且有機會去爭取更多福利,使更多群眾知道盲友需要甚麼樣的幫助。
3.未來需要更多志工協助,目前常往來之志工約有300~400人,但不同等級路線時,有些志工不願參加。
4.安全性問題:一次騎到公館某處,急下坡後立刻接急上坡,前面的盲友上不去,後面的又撞上,故有人受傷,且協力車的迴轉空間需要較多,所以出發前會事先提醒志工騎乘的相關注意事項。
5.送愛到偏鄉:帶著惠明學校與宜蘭慕光學院的學生一起到戶外騎車,享受明媚的大自然風光。
九、結語
滴水穿石,別小看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且鼓勵視障朋友們對於重要的福利仍要不斷的堅持反應與爭取,方有機會獲得各方有力的資助。
照片分享
照片1
曾信榮先生以謙和與溫柔的口吻談到協力車隊的發跡歷程
照片2
現場參與者聚精會神地聆聽曾信榮先生的分享,並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