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重建分享會

破曉的琴聲

上架日期:2019-04-12

破曉的琴聲

日期:108年3月30日(週六) 14:00-16:00

講者:李沇璇老師

五年前一個夜晚,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轉折,從此我的人生走向不一樣的道路,五年後的現在,我有不同的人生觀,而這些故事也要從那個晚上說起……。

「夜幕:重大的轉折,艱辛的重建歷程。」

大學剛畢業,我開始從事音樂教學工作,對我來說一切似乎漸入佳境,既平凡又踏實的生活,也逐漸邁向理想,當時的我想著這就是最完美的生活方式,一切如平靜的湖面一般,雖然偶爾也會有漣漪,卻柔和而靜謐。一個寧靜的夜晚,我如往常結束教學,卻不想在前方正有著急遽的命運轉折,我在騎車回家途中不慎撞上了違規停放的貨車,全身多處重傷,我失去了意識,經過急救後,性命得以維持,然而重創的身體,卻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我失去了右眼的光明,左眼也僅剩殘餘的視力,帶著極盡虛弱的身體,這是條艱困的重建之路,而從小陪伴我長大的小提琴也在車禍中損壞,彷彿生命的凋零,對於音樂的夢想也像生活一樣變得模糊了……。

「黎明:親友的陪伴,生命改變的契機。」

「在我昏迷、接受急救之際,醫師曾詢問我的家人是否要氣切,母親堅決的不願放棄任何希望……。」、「姊姊為了祈求我盡快康復,發願茹素兩年……。」、「父親在我開始恢復教學後,總是盡可能的協助我的交通與工作上許多事情。」,這一路走來,我深感身邊親友的關心,但回想重建的初期,還是充滿著艱辛,重創的身體需要經歷許多復健,視力上的不便也要重新適應,而我最在意的是,醫療過程中剪去的頭髮,我的外貌與從前不同了,因此感到自卑,外觀的改變、身體的脆弱,使我生活得很辛苦,然而比起痛苦的種種,在我心中更強烈的想法是,我想要好起來,能夠獨立、工作,不願讓自己如此脆弱下去。

「音樂之路:重拾夢想,找回熟悉的自己。」

在我恢復到一定的程度後,我第一個想做的就是音樂,然而身邊的人對於我虛弱的身體充滿擔憂,「你可以嗎?」,這句話也使我想著究竟我該怎麼做,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音樂教學的志工服務,雖然有許多疑慮,也尚未有正式的教學機會,但我踏出了第一步,而為了堅持從事教學工作,我努力地從模糊的記憶中,找回那些消失的音符,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心力複習樂理,好不容易從記憶的斷層中找回對音樂的知能及熱愛,漸漸走向教學之路。而視力的不便,的確會讓我在教學中有些困擾,且教學面也需想著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樂趣,是個激盪、趣味的過程。

視覺上的不便,也使我在生活上有些困擾,因尚有殘餘視力,許多人或許不理解我的情況,而造成誤解,這也是許多弱視的共通問題,或許很難真的讓大眾完全理解,但在我們交流的過程也明白,這並非我們的過錯,而是我們需要讓更多人明白、互相理解尊重,我也在分享會的過程與大家有很好的交流,了解許多視障領域的事,感謝有聲書學會的邀約。

五年來經歷了許多,我感謝我的家人、身邊的朋友,以及接觸的各個單位、工作場域,許多人們的關心與支持,使這條漫長的重建之路不那麼迷茫,雖然我與從前不一樣,但這得來不易的重生,使我更把握當下,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更加開闊,不會因外在的事物與人們的不理解而低落,因為人的「心」,比起什麼都重要,盡自己所能呈現自己,不斷追求美好的意境,就有如這首最後帶給大家的「隱形的翅膀」,願我們都能翱翔在屬於自己的天空。

沇璇老師的現場演出,動人的音符讓現場參與者都沉醉其中

參與者聚精會神傾聽沇璇老師如何重拾對音樂的熱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