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重建分享會

後天失明者溝通能力的喪失與回復

上架日期:2012-10-02

主題:

後天失明者溝通能力的喪失與回復

時間:

101年9月8日下午14:00~16:00

特別來賓:

賴淑蘭女士

內容摘要:

從《迎接視茫茫的世界》一書的作者,佳樂神父談起~

佳樂(Carroll)神父原為受傷退伍軍人牧師,後成為協助年輕視障軍人的策略委員會會員。1943年美國軍方在康乃迪克州的雅芳(Avon)購買一農場,佳樂神父成為指定成員,訓練18到25歲的年輕盲人,使其能回鄉,重拾工作參與社會;佳樂等人利用盲校課程,與退伍軍人討論及觀察後修正訓練課程,此段期間開始累積的成果成為【The Blindness】(國內譯為「迎接視茫茫的世界」)一書。
大戰結束後,造成有許多身心障礙者的產生,佳樂神父回到波士頓,在其主管的支持下,建立重建中心,服務中途失明者,當時資金來源多為自己的資源及高薪的友人。這個重建中心名為佳樂中心,主要提供中途視障者接受重建評估與獨立生活訓練,服務目標乃在協助視障者達到獨立自主及重返社會的目的。

《迎接視茫茫的世界》,書中所提到中途失明者的喪失類型,主要分成以下六大類:

心理安全感的喪失
日常生活能力的喪失
溝通能力的喪失
欣賞美麗事物能力的喪失
職業及經濟能力的喪失
人格方面的喪失

本次分享會重點著重喪失與人溝通的能力,包含以下三類:

一、喪失文字溝通的能力。
二、喪失口語溝通的能力 (其中包括口頭語言-Oral Language,及肢體語言 - Body Language、姿勢、習慣動作、表情)-由於接受訊息的不完全,可能在彼此的溝通上,容易產生誤解。
三、喪失獲取資訊的能力:由於資訊的缺乏,也失去許多經歷新經驗的機會。

視障朋友可能會遇到口語溝通上的狀況或問題:

一、雖曾經與對方談過話,但換了環境,只憑聲音,很難判斷或回憶出對方是誰。
二、當詢問別人南京東路的方向,對方以手指著說「那邊」,卻不知道是哪邊?
三、與人談話之中,無法覺察對方已悄悄移動了身體的位置,甚至對方已離開也不知道,導致個人自言自語講了十幾分鐘。
四、聽到鄰居的招呼與問候,自己也給予熱烈的回應,才發現對方原來正在講手機…。

口語溝通應注意事項:

一、與他人對話時,應禮貌性的以眼睛對  著他可能的所在位置。
二、儘量試著記住對方的聲音。
三、視力持續退化的中途視障者,不應再要求跟以往凡事要快、狠、準的狀態一樣,只要凡是盡力就好!
四、請身邊的明眼人,也要學習如何與視障朋友溝通,並教育社會大眾如何與視障者相處,讓他們多瞭解我們。
五、運用「我訊息」的技巧,亦即跟對方講話,勿以指責的方式,都說你…你…你…。
六、以自我肯定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不要因為視障而退縮,可事先告知對方自身的視力狀況,並委婉的說:因為我看不見,希望在你離開前,可以先告訴我一聲,謝謝

淑蘭老師提供的情境題:

情境一:搬家後,到附近的游泳池去游泳,原本前三次有定向行動老師或陪伴者協助引導,第四次自己獨自前往,經理卻來告訴她,請她日後若要來游泳,必須有人陪同,否則請不要獨自前來…..。

現場參與者的回應,包括以下四類表達方式:
一、消極的回答: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對方表明不歡迎我進入游泳池,我就不去了。
二、攻擊的回答:找一群視障者前往抗議。
三、消極的攻擊:使用一些小手段。
四、肯定的回答:說服對方,並坦白告訴他,我雖然失明,但也是一個「人」,來肯定自我的存在價值。

情境二、有同學突然跑來說,張某某:我這段期間身體不舒服,期末考又快到了,你的筆記借我抄好嗎?

現場參與者的回應,包括以下四類表達方式:
一、消極的回答:好吧!
二、攻擊的回答:我不借你
三、消極的攻擊:好,我借你!(但私底下其 實是借他不重要的資料)
四、肯定的回答:告訴對方,抱歉這是我自己辛苦整理出來的筆記,不想與人分享。

情境三:假如你看得見的時候,就很愛唱歌。失明後,一次,聯絡朋友一起至餐廳吃飯,並說好飯後一起去KTV唱歌。但用餐時,發覺朋友都很不自在!飯後,一位朋友要先將你送回家,請問你將如何處理?

試用肯定的方式回答。

(一)隆榮:不是說好,吃完飯,我們要一起唱歌嗎?
(二)旻儀:請再給我一次表現的機會嘛!
(三)志峰:我們不是曾經是朋友嗎?看不見跟唱歌有什麼衝突?
(四)筱華:甲某某,你跟我說這種話!我希望唱歌的時後,你坐離我遠一點,等聽完我唱的,有什麼指教,你再來告訴我!

淑蘭老師的回應:

失明後,自己都不能接受,覺得前景一片暗淡、沒有未來,勢必應證別人扭曲的想法!應有信心的表達出,「失明」並非代表人生的全部,我的智力、歌喉等能力都還在,在過去大家都很欣賞我,以前一起唱歌,也很快樂!現在的我,只需要唱歌時,能幫我提詞就好….。
曾聽過一位美國醫生說,在台灣,大家對視障者沒有期待,視障者對自己也沒有期待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覺得非常可惜的事!。
中途失明者在口語溝通的能力喪失後,該如何回復?
一、首先要能自我肯定,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並且接納自己。
二、儘量放棄劣勢能力,努力提昇優勢能力。

結論:

我一直不斷的在學習,靠著語音報讀軟體、txt文字檔的筆記和無蝦米輸入法的書寫方式,得以把博士論文完成。
失明會讓我們自己更去思索,要以什麼樣的態度走下去,讓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意義、更精采!對我而言,一開始覺得「失明」是很大的困難和障礙,甚至是一個苦難!如今我看它像是化妝過的祝福,因若沒有失明,自己不會繼續去念書,潛能也就不能得以發揮!
最後想說的是:我們不要放棄!每天讓自己快樂一點、學習一點, 要每天告訴自己:我比昨天有進步一點!我們就一起往前邁進,先看得見自己、看得起自己,別人才能看得見我們,也才能看得起我們!

照片分享:

現場參與者聚精會神地聽著線上淑蘭老師的分享

現場參與者聚精會神地聽著線上淑蘭老師的分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