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瑜珈輕鬆做~
時間:
100年06月25日下午14:00~16:00
特別來賓:
吳家璿小姐(現場參與)、舒繼光先生、郭倩如小姐
內容摘要:
1.瑜珈是什麼?
瑜珈會不會拉傷?瑜珈的目的是養生、伸展、訓練肌耐力。屬於舒緩的動作,讓肌肉達到放鬆,幫助和緩情緒。瑜珈和一般運動很不一樣,是一種必須很專注在當下的運動。
2.大家一起來做瑜珈
家璿老師是個親切、滿帶笑容的大女孩,她帶我們輕鬆地體驗腹式呼吸、伸展的感覺,以及感受簡單的體位法。現場的參與者都認為藉由瑜珈的動作,讓身體熱了起來。
腹式呼吸體驗:練習吸氣時,肚子會鼓起來,呼氣時,肚子壓得很扁、放鬆。一隻手放在胸口上,一隻手放在腹部,放在胸口的那隻手不要有太大的起伏,另一隻手,去體驗腹式呼吸。
體驗瑜珈的攤屍式大休息:參與者平躺在事先拼好的巧拼上,讓身體完全放鬆,達到徹底的休息狀態。這瑜珈的大休息可以改善晚上失眠的情形。
體驗坐式的腹式呼吸
3.做瑜珈經驗分享
(1)舒繼光先生分享:學瑜珈已經五年了。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有人願意教我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學瑜珈。瑜珈的每個動作都讓人很有感受。報章雜誌有報導因為學瑜珈而造成一些運動傷害,我認為做任何運動都不要一次到位,能做三十度,就不要學別人一定要做九十度,而是去慢慢增加我們的柔軟度。慢慢地做,做完之後就能很輕鬆。瑜珈達到效果之後,就會有成就感。瑜珈能讓身上每個環節的肌肉、神經都受到鍛鍊。而且瑜珈讓我的體型、面相都能保持不錯的效果。
(2)郭倩如小姐分享:因為視障者能做的運動不多,最初只是想說就是個運動而已。剛開始練時,挫折感很大,因為練完的隔一天就會很痠,也有想要放棄。因為視障者能做的運動很少,所以就想說繼續做。練過這半年以來,我的腰比較不酸,膝蓋以前受傷過,練完以後痛的機率就比較少了,也比較不會疲勞,加上瑜珈的舒緩呼吸,也讓我的心情比較不會急躁。
因為礙於場地的關係,無法在現場有很多實地的體驗。講師和大家宣達的,主要是瑜珈運動首重觀念,和中國古老的道家思想也有很大的淵源;其中也暢談了斷食法,以及改變生活型態的重要觀念。
若是對瑜珈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和家璿老師一同在週六時到身心障礙福利會館練習瑜珈,促進同好之間彼此的交流,或是向學會報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