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重建分享會

盲盲人生經驗談---一位全盲者生活、求學、就業的歷程自我剖析與分享

上架日期:2013-06-14

時間:

102年5月26日下午14:00~16:00

特別來賓:

李森光先生

內容摘要:

一、我的成長

 (一) 自我介紹:

 1.三歲時,醫師誤診導致雙眼全盲,而後進入台北市立啟明學校就讀,從小學到高中。

(1)學習定向行動前應先學習如何正確的詢問技巧,包含如何問人,雖然眼睛看不到,但與人談話要朝向對方,說話要大聲且清楚。

 (2)感謝家人一路陪伴,讓學習歷程不致孤單。

 2. 大學時進入國立彰化師大,就讀輔導與諮商學系:

(1)沒有課本,感謝同學、志工幫忙報讀,讓我順利完成學業。

(2)擅用輔具學習電腦,讓報告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3)感恩、貼心,留住志工的心。

(4)認真、不翹課,讓教授接納全盲者。

(5)家人、父親從旁協助,讓我不會感覺到孤單。

(6)利用有聲圖書資訊,輔助學習更有利。

 (二) 就業過程:

1.畢業後的就業有血有淚:全盲就業不只要有勇 氣,更要能面對現實。

 (1)考試中,見證人情冷暖,重要的是“不要放棄”。

(2)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要在乎自己的身段,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

(3)按摩、老師都是正當職業,首先要能養活自己,再求自我實現。

(4)如何證明「我可以」,除了本身能力,如果需要社會資源與支持,要廣泛收集這些資訊讓雇主放心。

(5)從事教職後,不要期待,更不能設想同事要義務協助,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如果需要額外視協員協助,該花的錢就要花。

2. 從事教職:

(1)目前在台北市立啟明學校視障教育資源中心擔任巡迴輔導教師。

(2)感謝視協員協助,讓我巡迴輔導工作更順利。

(3)雖然從事視障輔導,但面對弱視學生視覺功能評估,還是要有認識與了解,這樣才能展現專業。

(4)自己不斷學習,也感謝相關機構的支持。

(5)不要害怕學習定向行動,全盲者不是只學過一次定向行動就足夠,若有需要,還是要繼續申請。

 二、人生的體驗

 (一)與大家分享從「台灣數位有聲書學會」心靈園地裡的一篇文章:用生命撰寫的未來。

1.身心障礙者雖然會遭遇許多困難,但別總是想別人會給予同情、憐憫,人生總要靠自己站起來,勇敢請教別人並尋求相關機構協助。

2. 也許有時總會失落、有些徬徨,要找到紓發的出口

(二)從爭取公車語音,談視障者要自己說出需求的歷程:

1.視障者不要害怕讓人知道自己的需求,眼睛看不見已是事實,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2. 尋求協助要客氣,態度要富有善意。

三、心靈上的支持

(一)我的想法:盲人即使接受了許多訓練,也擁有一些成就,終究還是盲人,且還是會遇到許多困擾與阻礙,勇敢尋找心靈的支持與資源協助,才能讓生命活得精采。

(二)尋求宗教支持或偶而出去走走、聽聽音樂 ...都是抒發壓力的好方法。

四、問答與交流

1.提問者:向銘爸爸

Q:我的孩子未來會面臨婚姻、交友‧‧‧‧等問題,我該如何陪伴他?

A:(1)如果家庭中對於配偶有特殊的規範,要事先說清楚,例如在我的家庭中,對於數字三、六、九,在結婚時會有忌諱。建議,若對於特殊「姓氏」有忌諱,就要先告知孩子。

(2)要做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陪絆者」(牽絆的絆)。

2.提問者:志峰

Q:目前新北市有接駁公車,但沒有語音服務,該如何尋求幫助?

A:可向新北市交通局反應,不過目前接駁公車有些屬於百貨公司或商場所提供,無法請交通局直接規範,可打給相關廠商,進行建議。

3.提問者:旻儀

Q:大學中有些教授會對於視障者不禮貌或不接納,我們該怎麼辦?

A:(1)如果教授真的連課程,都不讓視障者修讀,可想想是否有其他同樣課程,有其他時間可以選讀。

(2)可請學校資源教室協助進行溝通。

(3)靠著自己的認真與努力,取得教授的信任。

 

照片分享:

李森光先生現場演奏動人的小提琴樂曲

李森光先生現場演奏動人的小提琴樂曲
生活重建經驗分享會觀眾熱烈參與討論
 
生活重建經驗分享會觀眾熱烈參與討論
回頂端